天山“庄一刀”:医术可以治病 爱心可以疗伤  
 
  发布时间:2013年09月22日 字体显示:
 
 

  一个英雄的名字,正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中传颂――

  他妙手仁心,用精湛的医术托起千家万户的幸福;他情注百姓,不计余力救助各族贫困群众和患者;他真诚爱兵,千方百计为戍边将士捎去一片温馨……

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,镌刻着他为牧民治病送药的辛劳足迹;那拉提大草原,留下了他为乡村医生授课的忙碌身影;帕米尔高原,见证了他用手术刀绘就的爱民佳话……他像戈壁红柳扎根在祖国边陲,如天山清泉滋润着万民苍生。

  他就是庄仕华,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,一位在边疆倾情奉献了38年的共产党人。

  无影灯下,凝聚着他和各族群众肝胆相照的深情

  2011年6月10日上午,78岁的患者热依娜静静躺在手术台上。

  这是庄仕华主刀的第101208例手术。

  无影灯下,一根穿刺器快速在腹壁打开两个0.5公分的小孔,17英寸的腹腔镜荧屏清晰显示着胆囊投影。

  手术室里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屏气凝神,盯着庄仕华的每一个动作。只见他双手娴熟地操纵着分离钳、解剖钳,精准地在胆囊和肝脏之间游动,就像是心灵手巧的绣花姑娘飞针走线,又像是炉火纯青的大师在一片薄薄的玉石上精心雕琢……

  俗话说“肝胆相照”,肝和胆粘连在一起,胆囊壁比纸还薄,手术中稍有偏差,就会伤及肝脏,引起大出血,危及生命。

  1分钟、2分钟……7分钟,胆囊被顺利剥离。

  从1992年7月25日在腹腔镜下实施第一例胆囊切除手术起,庄仕华令人难以置信地做到了次次成功。

  美丽富饶的新疆,是全国胆结石发病率较高的地区。而传统的开刀治疗,病人痛苦大、恢复慢,而且住院时间长、费用高,不少困难患者甚至放弃治疗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普外科医生庄仕华在乌鲁木齐已小有名气。

  一天,牧民何木新被推进了手术室,急需再次做肝包虫切除手术。看着躺在手术台上的何木新,庄仕华心痛不已:腹部纵横交错的刀痕和密密麻麻百余条缝合线迹,就像一幅触目惊心的“地图”……

  庄仕华切开了一条旧刀痕。“在旧伤口上做手术的难度大,因为皮下有粘连,但这样可以少给病人留一道疤。”他说。

  这次手术后,庄仕华经常反问自己:“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?”

  1992年初,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诞生不久,庄仕华就急匆匆搭上了去北京学习的列车。很快,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就引进了时间短、刀口小、愈合快的腹腔镜技术。

  为掌握新技术,庄仕华把一串串葡萄放在纸箱里练习剥皮,又买回动物肝脏反复训练胆囊剥离术。那几个月,他家里天天摆着几大盘剥了皮的葡萄,吃饭顿顿离不开动物肝脏。历经万般辛苦,庄仕华练就了一手绝活。

  乌鲁木齐市建材陶瓷厂李修竹老人患有严重的胆结石,同时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已发展到重度心衰阶段,多家医院怕担风险拒绝手术。

  李修竹试探着给庄仕华写了封求助信。

  风险太大,有人建议放弃。“面对群众的求助,作为党员,作为军人,我们没有退路。”庄仕华的回答掷地有声。

  集中全院技术骨干,经过9次会诊,庄仕华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想得细而又细。

  平时一台手术不过10分钟,肝胆剥离取出结石最快时只要47秒。那一天,庄仕华却用了1个小时,才从辨认不清的腹腔内取出结石;又用3个小时,对出现左心衰发作、呼吸骤停、心脏停搏的李修竹实施急救……把老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!

  对待病人,只要有一线希望,庄仕华从不放弃。翻开他的手术档案,上有百岁老人,下至1岁9个月的幼童,无论手术风险有多大,凭着一腔爱民深情,他总是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。

  2003年的一天,蒙古族民工明杰突发胆结石,住进了武警新疆总队医院。

  手术后,庄仕华到病房查房:“感觉怎么样?”

  明杰想挤出一丝笑容,但巨大的痛苦让他怎么也笑不出来。

  “怎么了?”多年的经验使庄仕华觉得异常,他俯下身子,关切地问。

  原来,明杰大便一直拉不出来。

  庄仕华立即找来石蜡油给他通便,害羞的明杰说啥也不让。

  “我是医生,在医院你得听我的。”石蜡效果不明显,庄仕华就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抠……七尺男儿明杰,顿时被感动得捂着被子失声痛哭。

  出院后,学过石刻的明杰利用打工间隙精心雕刻了一头小石牛。找到庄仕华,结结巴巴地说:“庄院长,你就像养育草原牧民的牛……”

  从不收礼的庄仕华,破例收下了这件意义不同寻常的礼物。

  庄仕华把栩栩如生的小石牛,郑重地摆在办公桌上。他要用它来激励自己像老黄牛一样,一辈子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。

  30年前的3月25日,当医生才一个月的庄仕华收到了第一面锦旗――

  病人王利平出院后,扯了一块红布,亲手用黄油漆写了10个大字:感谢庄医生的救命之恩。接过锦旗,庄仕华从此记下了自己沉甸甸的责任:我们对待患者的态度,代表着党对人民的态度。

  30年过去了,天山下的草木绿了又黄,黄了又绿。沿着那穿城而过的和平渠,各族群众为庄仕华送来了1万多面锦旗,平均每天1面。

  这是天地间最壮美的风景――1万多面锦旗,挂满病房长廊,映红了边疆。

  每一面锦旗,都在无声倾诉着边疆各族群众对党和军队的浓浓深情。

  万里边疆,处处传唱着他扶贫帮困的爱民长歌

  从天府之国来到天山脚下,靠政府救济、乡亲接济读书成材的庄仕华,对“穷人”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。他常常告诫自己:医生不能嫌贫爱富,越是穷困的群众越是需要我们去真诚帮助。

  通过治病送药,庄仕华结了许多“穷亲戚”,交了许多“穷朋友”。

  2010年5月,受庄仕华帮助多年的古丽莎一家,拿到了政府分配的廉租房钥匙。15岁的阿丽瓦热拉着妈妈的手,兴冲冲地来到医院:“庄伯伯,我们也有新家了。”

  阿丽瓦热7岁那年,刚刚下岗失业的妈妈古丽莎胆结石病急性发作,昏迷中被一位汉族大姐用平板车送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……

 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,古丽莎身体恢复很快。但随着出院日子临近,想想几千块钱手术费还没着落,古丽莎愁得睡不着觉。她找到庄仕华:“院长,让我给医院拖地、洗衣服、擦厕所都行,我打工抵医疗费……”

  庄仕华说:你家的困难我们都知道,看病的钱我们帮你想办法吧……

  从此,庄仕华就同这个贫困家庭结成了“亲戚”。

  古丽莎家的房屋破旧,庄仕华帮助修缮;过年过节,庄仕华为他们送来羊肉米面;阿丽瓦热该上学了,庄仕华为她交上学费、买来学习用品;没有经济来源,庄仕华帮助古丽莎联系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……

  几年过去,古丽莎母女走出了生活困境,不仅住上了新房,还享受政府给予的社会生活保障金和医疗保障金。懂事的阿丽瓦热从上学那年起,每当考试取得好成绩,都要缝制一顶小花帽送给庄仕华。

  一针针,一线线,阿丽瓦热先后为庄仕华缝了16顶小花帽……

  新疆幅员辽阔,不少群众居住在偏远的乡村里。庄仕华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时间,带着医疗小分队翻天山大坂、穿戈壁大漠,为20多个乡镇的各族群众送医送药。他说:“我们是人民军队,是党的医生,就是吃尽千辛万苦,历尽千难万险,也要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。”

  乌鲁木齐县板房乡灯草沟村阿黑娅老人常年卧病在床,生活困难。庄仕华每次为老人上门治病时,都要捎来种植养殖书籍,为老人一家脱贫出主意、想办法。如今,老人的儿子木合塔尔搭起了毡房,办起了家庭草原风情游,一年纯收入3万多元。2010年4月,阿黑娅老人弥留之际,把庄仕华和儿子木合塔叫到身边,叮嘱儿子:“庄院长就是你的亲阿嘎(维吾尔语:大哥),以后你要听他的话。”

  吐鲁番市葡萄沟乡巴格热村过去是个多民族居住的贫困村。5年前,庄仕华巡诊到这里,为村民们请来了传授葡萄种植加工技术的专家,帮助村党支部制定了《村文明公约》。在他的影响下,村里偷懒混日子的不见了,打架斗殴的现象也消失了。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加工业,巴格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现在每当吐鲁番葡萄熟了的时候,村民们总要把庄仕华请到村里,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,分享丰收的喜悦。

  2011年6月13日,沿着崎岖不平的土路,记者来到帕塔木汗家时,73岁的乌拉孜和57岁的帕塔木汗早早地在村口迎接。

  围着红黄黑花纹的头巾、一身蓝色纱裙的帕塔木汗大娘说起庄仕华,不停地抹眼泪。

  15年前的一个秋天,乌鲁木齐县萨尔达板乡大泉村哈萨克族老人乌拉孜不慎掉入2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,造成颅骨、脊椎、大腿等10多处骨折。

  庄仕华到村里巡诊听说后,把乌拉孜带到医院抢救了6天6夜。

  乌拉孜的生命得救了,可生活不能自理,仅有的几十只羊也卖光了。

  出院时,庄仕华借了一辆车把乌拉孜和帕塔木汗老两口送回家,还不忘买上几袋米面放在车上。

  此后,每个周末,庄仕华都要骑自行车往返20多公里,给乌拉孜换导液管,帮助他进行功能恢复锻炼。见乌拉孜缺乏营养身体恢复慢,庄仕华就给他家买来一头奶牛,让帕塔木汗给乌拉孜煮牛奶补营养;乌拉孜卧床大小便失禁,家人给他换洗尿布非常麻烦,庄仕华又买了一台洗衣机送到家里。

  丧失了主劳动力的一家人没有了经济来源,庄仕华又帮助他们开了一个小卖部。

  如今,拄着拐杖的乌拉孜已能下地行走,奶牛也发展到9头,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  无以为报的帕塔木汗,就把庄仕华为自家做的好事,用维吾尔语一一记在药盒、日历等一张张小纸条上,和自己的结婚证一起,珍藏在床头的一个红色袋子里。老人逢人就讲:“我们家有3个民族,我是维吾尔族,丈夫是哈萨克族,还有个汉族亲人叫庄仕华!”

  天山路长又长,庄仕华服务各族人民的情更长。

  30多年来,庄仕华巡诊的路线延伸到哪里,哪里的群众就自发地打起手鼓,赞美共产党好,人民军队亲……

  大漠边关,座座警营见证着他赤诚为兵的情怀

  武警新疆总队官兵分散驻守在上千个执勤点上,半数以上单位距总队医院500公里以上,最远的有近2000多公里。穿戈壁、进大漠、上高原,庄仕华带领巡诊医疗队用双脚丈量了天山南北的每一座警营哨所……2002年的一个冬天,庄仕华来到帕米尔高原海拔37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巡诊。强忍着高原反应,他为中队70多名官兵做了体检。当听说还有一名塔吉克族士官玛达力在距中队10多公里的高原牧区放牧时,庄仕华背起药箱就要出发。“那里海拔更高,路难走,就不要去了。”中队长谢静拉住他。“漏掉一个战士,我心里不踏实……”雪山下,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。庄仕华带着巡诊小组沿着羊肠小道,翻越陡峭的雪山。随着海拔不断升高,庄仕华心跳加快,一阵阵头晕、呕吐,几次险些滑落山下。5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,庄仕华见到了玛达力。夜风呼呼作响,毡房内暖意融融。庄仕华一边为玛达力看病拿药,一边在火炉旁拉起了家常。“结婚3年多了,妻子一直不孕。” 玛达力红着脸说。“放心,医院帮你想办法。”庄仕华拍拍他的肩膀。回到医院,庄仕华立即派妇产科医生赶到1800公里的玛达力家里,为他妻子检查。后来,又两次安排她住院治疗。2004年,庄仕华收到玛达力寄来的一张“全家福”:照片上,一家三口咧着嘴巴,喜笑颜开……

  从医30年,庄仕华年均巡诊3万多公里,累计行程40万公里。

  “我们把官兵的健康放在心上,官兵就会把责任放在心头。”从士兵成长为军医的庄仕华深知:士兵,永远是部队这个大树最坚实的根须。开辟军人就医绿色通道,开设军人挂号窗口、军人门诊,成立军人病区;从偏远地区来看病的官兵,派人派车到车站接送;官兵住院期间,都会收到医护人员送来的一束鲜花……

  投资600多万元建成集病案管理、远程医疗、远程教学为一体的信息化远程医疗系统,实现全总队23个卫生队(所)和98个边远中队的远程医疗会诊。

  2008年4月,伊犁州支队战士王亮刚办好住院手续,就赶上了军人病区搬迁。

  住在宽敞明亮的病房里,手摸着电视机、电话、淋浴器等配套设施,王亮感动地说:“真没想到,医院条件这么好!”

  王亮不知道的是,他所住的病房原本是刚刚竣工的医院招待所。

  那年初,从边疆巡诊归来的庄仕华提议将即将建好的招待所改为军人病区。他说:“为兵服务不能讲价钱。我们宁肯每年少收入几百万元,也要把服务官兵这件好事办实办好。”在他的建议下,医院在原来500万元装修费的基础上,又投资100多万元添置了医疗器械,更换了相关配套设施,设置了170张床位。

  这是一场特殊的专场电影:安静的病房里,电影胶片“嗒嗒嗒”转动的声音像琴键一样,敲打着每个人的心,除了一名放映员、庄仕华和躺在床榻上的一位战士病人外,再无他人。两年前,巴州支队战士张友涛被确诊为骨癌,庄仕华两次派人乘飞机把小张送往北京武警总医院进行治疗,但病情已是晚期,只好返回医院维持治疗。无情的病魔,让张友涛整天把自己蒙在被子里,欲哭无泪。小张的病情在一天天恶化。那天,庄仕华坐在床边,轻声问:“小张,想吃点什么,有没有什么要求?”“院长,我想看场电影,我好久没看过电影了……”“好,好,没问题。”庄仕华强忍泪水。医院没有小型放映机,庄仕华就派人跑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影公司,买回来一台小型便携式放映机,并去电影发行站借了一部喜剧片。庄仕华和放映员走进张友涛的病房。放映员按住旋钮开关,顺时针“咔嚓”一声,一场白墙当银幕的电影开始了。依偎在庄仕华的怀里,张友涛泪流满面……

  2006年,庄仕华被推荐为首届“感动新疆十大人物”候选人。

  他的事迹在媒体公布后,乌鲁木齐县八家户村73岁回族老人马玉珍一次就买了1000份报纸,在大街小巷用亲身经历为庄仕华拉票;莎车县维吾尔族牧民帕依夏在网上发出邮件,讲述庄仕华当年免费为她手术,挽救了她生命的经历;吐鲁番市13位村民写了130封信,向亲朋好友宣扬庄仕华的故事……

  那一年,庄仕华以65万的最高票数当选为“感动新疆十大人物”。

  评选结果公布后,当地一家媒体收到一篇题为《献给庄仕华的赞歌》的来稿:

  救死扶伤,你在戈壁荒漠开启着生命的希冀。

  你的名字,走进维吾尔族大妈絮絮叨叨的牵挂中,藏进哈萨克族人丝丝缕缕的思念中,融入各族群众灿若云锦的祝福中。

  你是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!

  你用真爱大义感动了天山!

 
 
 
 
 附  件:
来  源:
主办:game36528365365 承办:game36528365365信息中心
技术支持: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传媒业务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