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境线上的守边夫妻:巡边29万公里 23年只做三件事  
 
  发布时间:2013年09月22日 字体显示:
 
 

  国境线上的守边夫妻:巡边29万公里 23年只做三件事在远离人群的中哈边境线边,有一个分水闸,有人把它叫“桑德克龙口”,而更多的人称这里为“桑德克民兵夫妻哨”。

  住在这里的人,每天粗茶淡饭,看不到美景,交不到朋友,甚至连吃新鲜蔬菜也是一种奢望。

  因为,那里只有一家住户,两个人。

  这两个人,每天起床的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朝霞的映衬下,庄重地把国旗缓缓升起。

  然后,走路,巡视。

  种地就是站岗,放牧就是巡逻。23年来,他和妻子只做了三件事,巡边、守水、护林。 29.2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7圈多。

  他是马军武,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。

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0师185团的马军武和妻子张正梅,23年在戈壁巡边里程达29.2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7圈多。在这个叫做桑德克民兵哨所的地方,马军武夫妇甘守清贫与寂寞,用双脚丈量着边境线上的每一寸土地,将青春和忠诚奉献给了神圣的守边事业。2008年以来马军武先后荣获“兵团道德模范”、“兵团劳动模范”;2010年,马军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奖章。

  桑德克是个远离人群的地方,在沙山与植被相夹的空地上,两座20多米高的望塔是夫妻俩每天必爬的建筑。夫妻俩的任务就是守水、护边、护林,在长达30公里的巡边路上不分四季地来回奔波与穿梭。重重叠叠的足迹烙印在长长的边境线上,边境线的小草、石子和铁丝网,都铭刻在了夫妻俩的心里。

  马军武夫妇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朝霞的映衬下,庄重地把国旗缓缓升起。然后,妻子回家做饭,马军武则沿着河沿巡视一圈,观察堤坝水情,检查树林植被,把被野生动物撞坏的铁丝网加固好。“国界边上守国土,边境线上牧牛羊”这句简单的话,不仅是他们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生活的真实写照,同时也记录了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。

  每年春季,都是马军武夫妻最紧张、最忙碌的时候。由于天气转暖、冰雪消融,平日看起来异常驯服的阿拉克别克河就会变得狂躁无比。“防洪期间,我常常拿着手电筒半个小时就要查看一次界河水位,一遍一遍地查堤巡坝。由于路面泥泞不堪,一不留神便跌个跟头,我的脸上常常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。去年巡堤时,我用轮胎做的简易皮筏下河捞杂草时,一个浪头打来我掉进了滚滚的河水中。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小水性好吧,下意识地死抓着旁边的一棵树才爬到岸边。后来,我爱人扑在我怀里号啕大哭。”说起这些往事,马军武一脸的平静。

  22年来,马军武夫妻的尽职尽责使团场免于无妄之灾。他们成功排除大小险情15次,筛查并消除隐性险情6次,创造了连续22年桑德克地段未违反边防政策事件和涉外事件的纪录。

  除了守水,他们对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看得更重,这个身份就是民兵哨所的执勤民兵。每天,他们都要登上望塔,观察边情,维护边界标志设施,劝阻沿边违反规定活动人员,一个小小的哨所发挥的作用是许多人不曾想到的。边界一侧的铁丝网内,由于水草丰茂,气候湿润,生长着一些中草药和食用菌,也活动着不少野生动物,这使很多不法分子蠢蠢欲动。

  185团是世界四个蚊虫聚集地之一,有水草的地方更是蚊虫肆虐。桑德克与阿拉克别克界河只有几米远。进入六七月份,为了防止叮咬,马军武夫妻会用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纱布包住头,即使脸被热得火辣辣地疼也不敢打开。马军武说:“我们养的两条很通人性的大黄狗,在十几天内被活活咬死,十几只鸡也全军覆没。头两年,她被咬得受不了,就哭着跑回娘家。”

  冬季的民兵哨所,大雪封路是常有的事儿。这里的冬季常常零下30多摄氏度。为确保不发生人畜越界事故,他俩按规定每天巡逻一次,每次巡逻都要随身携带铁丝、老虎钳等工具,以便随时对铁丝网进行维修。在苍茫空旷的白色世界里,夫妻俩手牵着手,在齐腰深的雪窝里艰难地跋涉着。随身携带的馒头已经冻得硬邦邦的,一咬就是一嘴的冰碴子,他们就和着雪慢慢往下咽。巡边的路很长,在雪地里感觉路更长,每天一个往返,就是60多公里路。

  在哨所值班室的办公桌上,有一个专门记录边情的值班登记本,上面有张正梅详细记载的每天各时段的边境线情况,她说:“边界无小事,处处要留心。所以我们不厌其烦地把哈方的巡逻情况、每个时期界河水位的上涨下跌情况等都记录下来。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多册记录本,同时也成为了解边防安全的第一手资料。”

  22年的风风雨雨,改变的是他们的容貌,不变的是他们戍边为国、守土如金的赤子之心。

 
 
 
 
 附  件:
来  源:
主办:game36528365365 承办:game36528365365信息中心
技术支持: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传媒业务中心